李悦不得不佩服李治和武后两口子的折腾,封禅一次还不够,还想要来第二次。封禅据说乃是传自上古先王,夏商周的时候就有,但是真正明确记载的还是从始皇帝开始,而且还多有不顺。以至于等到秦末的时候,一帮人就以此为借口,表示秦朝不得天命,要不然怎么封禅的时候就遇上风雨了呢
不管怎么说,挟此灭国的大胜,李治想要再来一次封禅,朝臣也说不出什么来,事实上,对于地方上的官员来说,封禅劳民伤财是肯定的,但是地方上的官员乃至大族却能够借此上下其手,大捞特捞。哪知道李治表示,泰山太远了,五岳之中,嵩山乃是中岳,位居中原核心地带。而且上古先王想想也不可能是
当然,李治肯定不会去否决上古先王的封禅,管仲当初
李治如今的权威并不下于当年的李世民。皇帝的权威就是靠着一场场的胜利,无论是军事上的胜利,还是其他上的胜利而累积起来的,哪怕李治之前数年不怎么临朝,但是当他坐到了朝堂上,真正做出了决定之后,朝中那些臣子就算是心中腹诽,也只能是认了。
但是,这个封禅可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翻就可以的,这有着一整套的流程,哪怕上次干过一次了,也不会因此就变得简单起来,许多东西都得重新准备,毕竟,你要祭祀天地,总不能用旧的东西。另外,泰山经历过多次封禅,那里是有封禅台的,而嵩山呢,这是破天荒头一次,所以,嵩山上也得找人看好了风水,看准了防伪,整理出一块适合祭祀的地方来,修建成封禅台,这些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上古的时候,大家封禅都未必要上山,
不管怎么说,封禅前的预备工作是轰轰烈烈地干起来了,而李悦这边也接到了诏书,表示他作为宗室的一员,也得参与这次的封禅大典,毕竟,李悦也算是拓土有功了,这放
问题是,李治跟武后觉得是给了李悦很大的面子,李悦却根本不想掺和这回事啊就像是后世的打工人对于团建避之唯恐不及一样,李悦也是如此,待
再说了,封禅这种事情,对于后世见惯了各种大场面的李悦来说,也没什么值得看的,后世地方上搞一些民间的祭祀活动,就算是礼制不太对,但是那场面绝对杠杠的,只要是按照人头申请吉尼斯纪录,种花家就没怕过别人,更别说什么国家级别的庆典和兵了。与那等场面比起来,如今这个场面其实还是差了点,李悦根本提不起太多兴趣来。
但是就像是双休日的时候,你只想躺
可惜的是,诏书都送过来了,李悦根本没有理由拒绝,总不能说,我预感到到时候会生病,所以先请个病假吧
杨瑶见李悦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不免有些难以理解“封禅之事多少年都难得遇到一次,若非这次灭了吐蕃,圣人还不至于再次封禅,上次封禅,十五郎没赶上,这次圣人特意点了你的名字,怎么你对此竟是一点兴致也没有”
李悦摊了摊手,说道“封禅除了本身具备的政治意义之外,本身就没有太多意思我为什么要对此有什么兴趣呢”李悦没说的是,这种事情,本身就是一种政治作秀,要是李悦自个搞,那起码还能通过这种形式创造一批工作岗位,推动内需什么的,但问题是,又不是
“阿瑶你对这事很有兴趣吗要不,到时候咱们一块过去”李悦笑道。
杨瑶很是心动,但是最终还是理智地摇了摇头,说道“当年天后娘娘想要跟着圣皇一块去封禅,朝堂上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嚼舌,想来这次也是一样,除了天后娘娘和她身边侍奉的女官,就不会有女子登上封禅台了,既然过去了也只能
李悦撇了撇嘴,说道“有什么见不着的,现
杨瑶听得一惊,连忙说道“这话可不能乱说,长安和洛阳是什么地方,哪里是随便什么地方都比得了的”
李悦见杨瑶这般,也没有跟她辩驳的意思,长安和洛阳之所以繁荣,其实不是因为当年建造得有多壮丽,主要还是有着人气的附加,如今的长安和洛阳,差不多就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大都市了,里面容纳的人口算一算,比起那些小国一国的人口还要多,所以才有了那般盛况。但是,只要自家经济
不过这种事情,放
杨瑶轻笑一声“还不知道他乐不乐意去呢,他如今正憋足了一口气,要作出一番事业来,这去一趟洛阳,怎么着都得耽搁一两个月,他只怕未必乐意”
李悦也没有强制的意思,李晞这个年纪,放
杨瑶点了点头,说道“他如今正
李悦却是非常满意,这样一个到处都充满了机会和活力的时代,他们这样的身份,躺平佛系才是悲哀,就该有斗志有竞争才行“这是好事,他们如今都不小了,哪能像是之前一样,什么都不
杨瑶被李悦说得不由笑了起来,世界那么大,这样的竞争又不会让孩子们之间产生什么利益上的冲突,既然如此,干什么约束他们,不让他们生出野心来呢有野心就往外看,不要盯着自家那一亩三分地,海外不知道多少无主的土地,管去征服便是。这般想着,杨瑶也跟着生出了许多豪情,看着李悦的眼神愈
李悦给李晞甚至是明珠都送了消息过去,询问他们的想法,结果这姐弟两个
李悦接到两人的回信,不由失笑,便也不再多说,便直接带着人北上洛阳,准备参加封禅大典。
只是,李悦根本没想到,这一场封禅大典根本没有成功举行,甚至,封禅台才刚开始修建,就被叫停了。
李悦
很显然,封禅其实就是一件重体力的事情,虽说爬山这种事情,可以直接坐着辇车被人抬上去,但是,要穿着全套的礼服走一整套的流程,这绝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皇帝的礼服跟常服完全是两个概念,常服嘛,可以不用太讲究礼制,但是礼服就不一样了,皇帝的礼服叫做衮服,跟冕冠一起称作是衮冕,衮服上衣下裳,以龙、日、月、星辰、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为饰,另有蔽膝、革带、大带、绶等配饰。这鞋纹饰多半是用金丝绣的,哪怕金丝抽得很细,但是这玩意终究是重金属,所以,正常情况下,一套衮服就有一二十斤的重量,再加上十二毓的冕冠,还得保持一定的仪态,身体不好那肯定是撑不住的。
李治固然也有些好大喜功,但是总不能以自个的性命为代价来装这么一回,这一个装不好就变成笑话了
事实上,李治这一病,也
当然,李治自个肯定是不肯承认的,或者说,李治其实没那么相信所谓的命数。
可惜的是,李治的身体不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要不是记得李世民当年服用丹药,以至于背上生疮,痛苦不已的情况,李治还真是有心求助于道家的丹药,他这些年来,除了孙思邈之外,民间的大夫也看过不少,但是,就像是孙思邈所说的那样,他这个病,就是只能养着,以现
主要是遗憾自个的几个儿子,一个个都不成器,也是他当年将大多数的力都放
但是再一看剩下的两个儿子,哪怕李治当年自个做太子的时候,也是以仁懦著称的,结果轮到两个儿子一个赛一个窝囊的情况下,李治又觉得心里头堵了一口气,别提有多难受了做皇帝的人就是这样,儿子太能干了,生怕儿子夺了自己的位置,儿子有些无能呢,又觉得儿子不类己,叫人生气。
只是事到如今,李治也没有别的选择,他开始有条不紊地召见朝臣,判断他们的立场,恩威并施,希望等自己驾崩之后,这些朝臣能够帮着新帝稳固朝局。当然,不管是哪个儿子登基,武后肯定是要摄政的,别看武后年纪比李治还大几岁,但是,武后如今看起来可比李治年轻多了,李治很怀疑,以武后对于权力的渴望,自个儿子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亲政。不过,有道是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李治虽然不至于这般没有担当,但是他自觉自己能做的已经做了,儿子要是再不争气,他这个做阿耶的总不能死了还得给他们操心,所以,李治便也不再多啰嗦,然后直接了当地就定好了日后继任皇位的人选,也就是李显。
李治也没搞什么先册封太子的把戏,册封太子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他如今这个身体,是真撑不住这样的折腾,别搞得流程还没走完,自己就先驾崩了,因此先留下了遗诏,等回头再跟几个重臣确认一下,干脆利落还省事。
武后对此并没有反对,如今就这两个儿子
李悦到达洛阳的时候,李治虽说还没有进入弥留状态,但是这些日子也都是
这些日子以来,李治一直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