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桑看余满山这样,知道他以后也不想和李老二多接触了,那该有的礼数道别之类全不管了。
她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才装着小孩儿的样子说这话。
这李老二一家,很有些上不了台面的样子,作为舅家,也不照顾妹妹妹夫一家的脸面,只顾着自己有脸,也没看他
李老二看余满山这样,还站起来
余满山“”
余桑“”
两人都想,余三郎明年一定要去书看谁家先考上功名
一家人回到家,倒没有生闷气啥的,家里事情很多,万家脚店的万小丙一早就来余家告诉魏老太,下午给送几斤菜去万家脚店,晚上急着办席面。
余满山回到家就听魏老太说了,他去阳畦田里摘了菜,又去河边洗干净,背了亲自送去大通镇,顺便看
等到快傍晚的时候,余满山回来了,同时带回来这次卖菜的一百多文钱,一次也不过送个几斤菜,这种贵的席面,也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好歹菜的价钱贵,一次跑这么多里路送菜,也不算仅赚辛苦钱。
每隔几天就有一百多文的入,也不用费心,仅来回送菜就行,对于余家来说,已是很不错的了。
余满山也把定做的钻子带回来了,趁着还能看见,余桑又去檐下看晾晒着的木头,看那木头的断面,也是差不多了,等卖完第二茬平菇,就开始打孔接种香菇菌种吧。
余二郎话比较多,把
但这次,魏老太居然没对李老二一家说什么,只道“以后少走动就是。”
余桑越
而余家其他人,她新捡的父母,阿李虽传统了些,但也勤奋能干,不出幺蛾子,余满山更是很有魄力,也踏实能干。
余大郎和余满山很像,一样踏实能干,不偷奸耍滑,暂时倒没看出继承了余满山那种魄力来。
而余二郎就比较明会来事,又照顾她,等以后余家
她三哥倒是比较文静,有点书呆子气,让他去书,看能不能考个功名出来,不过据说这古代的科举非常难,虽然余三郎潜质不错,但她却不是李老二一家,觉得功名就像那大白菜,孩子聪明点,就能随便捡,好歹余三郎虽年纪小,却没有什么坏毛病,沉着踏实,有此一项秉性,余桑就觉得无论如何,这个人都会成事的。
这一刻,余桑感觉很幸运又很幸福,新的家、新的亲人没有乱七八糟,大家都很棒,若是那乱糟糟的家人,就算是她知道很多赚钱法子,就她自己努力,也难成事。
好
唯一有点不靠谱的李老二一家,也只是外家,不多来往就是。
大舅家也很好
她喜欢这种大家团结努力一起向上的生活。
余桑突然想到这些,她全身充满了动力,又去菌房看了看平菇的菌坑,浇了些水。
她算了算家里的余钱,应该还有13贯多,吃晚饭的时候,余桑装着无心地问“爹爹,我们家有钱了,是不是可以买田了”
这13贯多钱,若说买上等田,是紧巴了些,家里还需要平时的开销,买田也还需要交契税,又有那牙人的辛苦钱得给,买上等田可能还差点,买中等田倒是够了。
不过那买田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买到的事,即使有钱,那也要有人卖才行,又不是现代超市购物,货品供应管够。
就算有田卖,那也得分远近,隔个几十里远,光是走路去种田就得累死,还需要买近的,这就得早点开始琢磨打听买田这个事了。
她终究是年龄小,不好暴露考虑这么多,只装着无意天真问问。
余满山端着碗吃饭,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家里的确有买一亩田的钱了,现
再说还有万家脚店每隔几日一百多文的入,第二茬平菇获也没多少天了,就算遇到那合适卖上等田的,也能买上一亩了
第二日,余满山就留心了起来,若是认识的知道有人卖田的,也嘱托他们有消息了来告诉他。
好说不说的,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好,还真有一户人家要卖田
那家人倒也不是家业破败了要卖田,而是嫌这田远,又不大,单独一块
余满山激动地回来说“小四还真是我们家的小福星也幸亏她前日问了这么一下娘,那田就
中等田的粮食产量不如上等田,余满山继续说“我是这样想的,这田近,明年冬天就拿来阳畦种菜,近一点,也不怕别人偷,也方便去摘菜”
魏老太和阿李听完,也觉得很不错,赶忙出了屋门,下了院坝,院坝坡下是一片不大的竹林,二十来步路穿过竹林,就看到了余满山说的那田。
余桑和余三郎也跟着他们下来看了,余满山也
田不到一亩,但也不算小,长方形的,两端短,中间长,此时田里打理得很好,一垄一垄的,种了小麦,是梯田,田坎上还种了好几棵桑树,不过大冬天,桑树光秃秃的,也被剪了枝丫。
余家的钱完全足够买这田了
此时,余家几口人看这田,完全是当看自家田的那种亲妈眼神爱惜满满地打量。
这将是余家即将拥有的第一块田呐
魏老太看着这田里种好了的小麦还有田坎上的桑树,问“这田什么时候能卖啊这麦子怕不是要明年才能,桑树也得另算钱吧”
余满山说“我问了,那家说是可以商量,要现买也行,这田里用掉的麦子种子并田坎上的桑树,都折算成钱就行,好像他们是刚好也寻到了想买的田,把这边卖了去买那边。”
魏老太有些激动地道“那就好”
她从竹林的野草地头往田坎那边走去,边走边打量这田的好坏,余桑几个也跟
现
一家人回家去,魏老太当即催促余满山再去跟那卖田的人家早点把这事谈妥。
就这田的位置,太好了她生怕被别人抢先了
尤其是方地主也住
隔壁杨家也同样如此,这田既
魏老太放低声音叮嘱“要是那卖田的人家答应,价钱稍微宽泛些你也答应,别宣扬出去,让隔壁的杨家和方家知道了,这田位置这么好,保管不了他们也想买的,你跟那家人谈妥了,就找中人把草契写了,先成交了,到时候再一起去县里办红契。”
余满山答应完,就赶忙出去办这事,他娘说得有道理,这事得隐秘些,别让方家和杨家知道了。
当天傍晚,余满山就神奕奕地回来了,这事算是谈成了大半。
第二天,余满山又去大通镇买了三斤肉,提着肉,又拿了一些钱,去找中间人来做保。
过了几天,这田算是买下来了,就差去县里办红契了。
门前那块田,算是余家的了
一气儿的,余满山干脆又找时间跑了趟县城,把红契也办妥了
这天晚上,一向节约的余满山也顺带从县城里买了些酒回来,魏老太、余大郎也能喝点,也整了些好菜,这天真是太高兴了,余家终于有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