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我为祖国做状元[快穿] > 45、山村一枝花6
“哟哟哟,看给我们可怜的”
六月份,蒜,农场忙得很,向大哥大嫂都
把向末给看得,都心疼。这四岁的孩子,这个折腾劲儿的。
向老娘带着向红
“唉,这会儿我是真觉得老人少了”
向末跟老太太还有方逐溪吃了晚饭
老太太就拿手拍她,“老人咋就那么该你的呢非得跟你扛活呀”
把老太太气得,姑爷还
闹闹躺
小没良心的,你姑挨打你笑得欢。
向末对着孩子挥拳手吓唬她,人家也不害怕,乐得真蹦高,然而她的小短腿,并不能蹦得起来,跳了没有两厘米,落地还给自己摔个屁墩儿,地上土松软,也不疼,她自己就爬起来,又看到菜叶子上落的蜻蜓,跟蜻蜓去了。
“娘,我不是那个意思。就是感慨一下。你看看向前多可怜的,这折腾的。得亏郭婶子能脱开身帮二嫂看孩子,要不然,你说你可咋整这三嫂又怀上了,她家更是没人帮着看孩子,要不然别让我爹干了,你俩
以前家里穷,向老爹是想不干都不成,还得死命的干,干不死都不敢停。
“你那话说得是轻松,你爹还没五十呢,就回家哄孩子不够人看笑话的了。还不兴我俩攒点养老过河的钱哪你们不挂累我们,我们争取将来也不挂累你们。不过几个孩子嘛,有啥哄不过来的来年向红就三岁了,也能送幼儿班,我带俩孩子,不废劲。”
这时候的孩子,说实话还真不难看。路上没车,周边又都是邻里乡亲的,三四岁的孩子整天
行吧,向末一想,也只能这样儿。
也实
她跟方逐溪都得上班,她还行,公销社里人多,不那么忙,家又
方逐溪是真的忙。农场小方大夫如今可是方圆百里的名医了。一般的病,都不用吃药,他给按一按扎两针就好。重的病也是三剂就好。附近好几个公社的人,有病都来找他。农场卫生所原来就他跟李所长俩人,如今这不是凭着方大夫的名气,挣得多了嘛忙不开,又从知青里调过来两个人来做卫生员。一男一女,男的叫罗刚,女的叫徐紫苑。罗刚说他奶奶常病卧病
有了这两个生力军,方逐溪还能轻松点儿。他不用西药,西药也确实没处弄去,罗刚的工作就是陪着他下乡,农场给卫生所配了两辆自行车,李所长骑了一辆。剩下一辆他俩骑。徐紫苑也能看病,主要是妇科,她来了之后,就方便多了。不忙的时候,就处置药材。李所长也忙得很,人家还真不是官僚只坐办公室,他不是兽医出身嘛,畜牧站那边儿也是总找他,那么些牲口,大病小情的也不少,一天到晚的忙。
本职工作得干,得闲了,方逐溪还研究菌肥。没有更好的条件,只能就地取材,牛羊粪,加草木灰,再加一些他自己培养的微生物
做出来得试啊,没看到效果的时候,谁也不会信他的。
今年就


晚上下班,三哥三嫂几乎每天都过来坐一会儿的。老人
“来得及,还能一波秋菜。”好些菜都能吃到中秋节之后呢,还两个多月,来得及。
“那行,正好地里的活儿干完了。小方,明天我来找你,你给我怎么弄的,回去先
方逐溪应得很痛快,这本来就是他跟向末要完成的任务嘛他没接任务,没积分,最多算辅助,跟向末组队而已。积分都是向末得,他分点儿组队的分儿。
“给我们多留点儿,给我老丈家送去。”向二哥
没问题。
向大哥是生产队长,原料问题好他来说是小问题。
方逐溪只管把微生微培养出来,再给他投放的比例和
正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
半个月之后,几家的园子都施上肥了。
然后方逐溪又转头研究猪饲料,也是赶巧了,养猪场那边儿有母猪难产,李所长去得晚了,一窝十二个猪崽,剖腹给拿出来的,母猪死,十二个小猪崽剩下九个。有三只憋得也只剩下一口气了。李所长就给抱回卫生所,
说是那么说,当时是觉得小猪崽能活下来的机率不大。确实,有一只没救过来。但是剩下两只方逐溪给熬了草药汁灌了两天,活下来了。救下来,要是不送回去,就怕有人举报,都是公家的东西,谁都没权力送人,送给单位也不行啊。然后方逐溪顺势就想出了一个做实验的名头。说他研究肥料的时候,对饲料也有点儿心得,想试试能不能做出来猪饲料来。
都是屁话,那肥料跟饲料有什么关系纯糊弄人呢。
但有这个说法就行。别人不懂啊。
这两只小猪就留下了。
然后方逐溪跟罗刚两个又有新活儿了,每天往河里去,打鱼,捞蚌。那饲料里要放血骨粉鱼骨粉的,血骨粉别想了,太难得。只能
因着要鱼骨,还蚌壳,家里到是跟着得了便宜,鱼是不缺了。
平时忙起来都累得死死的,再加上如今这个环境,公家的东西,谁都不能私自取用。实
这下好了,有任务,可以光明正大的吃鱼了。
可这不患寡而患不均,不能只他自家吃鱼。
怎么办呢
方逐溪就往农场送鱼。他跟罗刚两个一天打不出来多少,就打司机班的几个知青帮忙。一天能打出来几百斤的鱼,都往农场里送。蒜已经完了,过些天才要开始种白菜,平时没有活的时候,大食堂是不开的。这么多东西,李场长一看,召集
“分了吧,按户分。”
最后就是这么定的。集体嘛,人人有份。
然后农场的工人,按户,一家分一条鱼。没成家的,还有住集体宿舍的知青,就按人头,五个人一条鱼那么分。怎么吃怎么做人家领导就不管了。就一个要求,鱼骨回。
方逐溪还可
向末会做,又舍得下料。虾放少许油,用慢火炸得酥脆酥脆的,直接就能吃,越嚼越香。炸出来的虾油,放上水下豆腐,加上蚌肉,再放上蒜头、辣椒。锅边贴上玉米饼子,能香死个人。
她这饭做得香味都能飘出门外去。这不是就把蹭饭的招来了嘛。
向三哥三嫂把分得鱼往隔壁一送,到点了拿着碗就来了。那这做出来,是不是得给二哥家送点儿,给大哥家留一碗这么一送一留的,就更多人闻到味儿了。
罗刚那人吧,有点儿死皮懒脸那个劲头儿,但是不烦人。跟向末两口子处得都挺好的。他是最早闻到味儿的。回去就跟知青点他几个关系好的商量,就那么一条鱼,他们也不好做,还不如带着鱼到方家蹭饭呢。那就蹭吧,也别只拿鱼,再花上两毛钱买上二十块豆腐,把分的口粮玉米面儿背上半袋子。都来了。
这么些人,家时的小锅就施展不开了。
向末就支使这帮大小伙子干活儿,
这么一算,吃饭的十几口子,一大锅的河鲜炖豆腐,就玉米饼子。造吧。
吃的那叫一个肚圆儿。
吃完了嘻嘻哈哈的再帮着拾一下。然后坐
都是知青,向家兄妹的文化程度也不比他们低。能聊到一起,还有话题。
大环境
有些知青,不奔着蹭饭,就觉得这里有学术氛围,喜欢参加讨论
他一是怕这帮子小年轻的,脑了一热,说些不该说的话,犯了错误再把他妹子他妹夫连累了。二呢,有他坐镇看着,一般不会有人找事儿。三呢,别看这帮子人爱意气用事,还爱冲动。但是人家是真有文化,脑子里有真东西,真能说出来个一二三的。他当是上课了,不亏。
没到一星期呢,李场长,孙书记就带着场领导来参加。还真接把每天的学习会给搬到向末家院子里来了。某一天,孙书记来早了,到的时候向末他们还没吃完饭呢,都招呼他一起再吃点,把向末的手艺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他就意思意思的尝了一碗汤。然后场领导们的工作餐就改到向末家了。人家说要走近工人当中去,跟工人同甘共苦。
李婶子做为食堂领导,还带着后厨的两位大姐来帮忙。
这下真成食堂了。一个大铁锅变成两个。厨房里原来的锅还得再多蒸一锅饼子,才够吃
累不累累。
有没有好处
当然有。
两个月之后,那两只小猪崽吃着方逐溪做出来的饲料长到了一百多斤的时候,向末的工作调动了。到畜牧站做副站长,兼任饲料科主任。
一下子就从售货员变成领导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