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亮剑:开局收了黑云寨 > 391 吃饭问题
工业这块发展速度,在飞速发展。
高建武刚刚松了一口气,大旅长就找上门来。
「高小子,这根据地人一多,很多地方吃饭有困难,半年饥饿半年饱,你这块是不是有办法可以想想啊?」大旅长说道。
「旅长,这个我」高建武一听就有些傻眼,这个问题可真是太大了,他肝不动啊。
兵荒马乱的年代,粮食最重要,哪怕是根据地千方百计想办法保证粮食生产了。但是限于这个时代的耕种技术、灌既等各方面原因,粮食的亩产量一直提升不大。
「别这个那个的,工业你能搞得风生水起,农业这块也想想办法,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天不吃饿得慌,这个问题不解决,啥都白搭。」大旅长还是一如既往强势,好像吃定了高建武有办法解决一样。
「旅长,让我先想想吧。」高建武无奈道,大旅长这也是出于公心,现在那么多人饿肚子也确实要解决好。
「你好好想想,我就在这里等着你想出办法来了再走。」大旅长做事秉承行必果风格,那是不达目的不松手。
「旅长,想蹭饭就蹭好了,何必说得那么光明正大。」高建武苦笑着说道。
「呵呵,我看你小子现在要上天了,我这是蹭饭吗?我这是在跟你增加点解决问题的动力,我看你的津贴能够撑住多久。」大旅长哈哈大笑道。
现在可没啥公务接待,按照高建武他们自己定义的规则,亲朋好友来都得走自己的津贴来请客吃饭,要不就是访客自己带粮食搭伙。
大旅长来高建武这里,当然不会自己带着粮食。
根据地条件艰苦,大家都一样,所以平常办事大家都干净利落,尽量节约时间。
解决粮食问题这个命题太大了,高建武回忆了一下换着原来的时空,也是摸索了好几十年,直到杂交水稻和联产承包出来后双剑合璧才彻底解决。
现在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啊。
难,真的太难了。
高建武仔细回忆,一边也开动脑筋,开始做一个真正可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技术方面肯定刻不容缓,立即开展杂交水稻研究工作,这块工作关键的问题是高建武也不清楚技术细节,可控性差,需要一定的运气才能杂交出来好的品种。
袁爷爷一辈子就干这件事,可见这个事情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但是高建武也有优势,就是原理非常清楚,大致研究方向也非常明确,所以高建武感觉这块比原来历史时空的摸索应该会快不少。
因为高建武觉得可以把亚洲范围内所有目前能够搜罗到的水稻品种都搜罗起来,然后在南海根据地这种一年可以三熟的地方去做实验筛选。
而且他可以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弄出几千亩地来搞试验田,这样每一季的实验都可以有几百种组合进行试验。
这种规模的试验必然会极大的促进筛选出优秀的杂交种子来。
这是技术方面的思路。
另外当前能够提升产量的土法也不能丢掉,在根据地的每一个地方寻找产量高的种源,结合农家肥、化肥的使用和灌既工程。
这个方面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高建武先拟出了一个大纲,准备按照这个大纲召集专业人员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最后一方面是生产积极性提升,现在根据地在这一块住的,应该还算是比较好,但是考虑到现在耕种技术低下落后,需要派出大批的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去同农民兄弟一起想办法使用一些科学种植方法。
问题是现在教育程度普及率实在是太低了。根据地根本没有这么多农
业种植的技术人员来支撑。
高建武冥思苦想了一会儿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发现还是得从教育这一块入手。原来自己为工业发展制定的几个高校基本上都没有涉及到农业这方面的。
现在当然也没办法再按照高校建设这条思路去落实农业技术的传播。
高建武想到了原来时空的夜校模式。
准备按照现在技术条件,抽到一批农业专家组成师资队伍,首先按照每个县抽调一部分骨干进行农业技术集中培训,让这些县里的技术人员学习好技术后,然后回到县里开办夜校,把乡村两级的技术人员培训再抓起来。
这样的话首先要解决的是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的问题。高建武不可能让技术专家从基础的原理讲起。而是着重于实用和浅显易懂。
想到这里,高建武把农业技术培训教材编写作为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单列出来。
然后从粮食的种类出发,列出了小麦、稻谷、玉米、谷子、高粱、红薯、大豆、土豆、胡豆、豌豆等大宗粮食类作为首期需要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的类型,开列出来一个清单。
从选种、育苗、田间作业、追肥、灌既等几个方面应该怎么样详细操作,列出实用技术包含的内容。
大旅长一句话,让高建武殚精竭虑有了好多天才把这个事情理出一个头绪来。
「建武,我这趟路真没白跑,看了你这些措施和方案以后,我感觉解决吃饭问题还真的有希望了。这几天真的辛苦你了。
如果你的方案推广出了成果,千千万万老百姓都会感谢你,说不定把你供为万家生佛。」
大旅长看着一双黑眼圈的高建武,翻开看了看高建武手写的农业问题解决思路的草桉,越看越惊喜。
因为高建武在这个方案里面一点都没有玩虚的。从杂交水稻的科研项目到农业艺校的技术传播途径,每一项都列出了详细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说接下来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但是有了这个思路以后,大旅长仿佛看到人人都能吃饱肚子的那一天。
因为高建武对于杂交水稻育种成功的定义,是亩产500公斤!这是什么概念呢?当前水稻亩产正常年景条件下就在200公斤上下的水平,高建武这是直接要翻一番都还不止啊!
虽然不知道高建武是从什么地方得到这样的数据,但是从以往行事来看,高建武从来不在这些大问题上说虚话。
「旅长,那可不行,绝对不行!这件事后续我是没必要参与了,我也就这点水平,这个方案呢我是提出了一个思路,如何完善还得你找领导和专家们,就别给我署名了。」高建武吓了一跳,赶忙推脱道。
万家生佛,开玩笑,这个帽子实在是太大,高建武承受不起。
「行啦,你也别怕这怕那的,刚刚也就是跟你开个玩笑,咱们干革命工作的不兴讲这一个。说起来你这个方案要做的事情可是真多呀。
光是提纲就写了10多页。接下来这一套工作恐怕真的不少。回头我把这个方案报上去以后。你这边作为思路的提出者,不可能就此撒手不管,接下来怎么做还得你来把关和指导方向呢。」大旅长摆摆手。
「时间紧,任务重,我就不在这里瞎扯了,我得赶紧回去把你这个方案吃透,形成材料汇报上去。这个事情我们要做就往大里做。解决整个根据地的吃饭问题可不是一个小问题。我相信领导们也是十分关心这个问题的。」
大旅长说的事情,很快就应验了。当他把报告递上去以后,果然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这件事情甚至变成了根据地第1件要事。
杂交水稻的研究很好决策,领导拍
板抽调根据地不下50名农业专家专题研究,在南海根据地选择五千亩上好的水田来研究,水稻品种这块立即开始搜集,从今年开始至少要弄出来上百个杂交组合试验,初期肯定是用不了5千亩来做杂交,因为还没有遴选出来优势品种育种,每种杂交稻顶多用一亩水田就够了。
剩下的那些水田就是用来做高建武提出来现有品种产量提升试验用的,专家们现有试验采用多少化肥,田间种植多少间距,灌既用水以及除草等一系列实用技术的提炼和测试。
这些实用技术将来都要写到实用培训教材里面。水稻是粮食种植的大头,这一块如果搞好了的话,将会解决粮食的大部分问题。
接下来小麦这个品种也要按照这个思路去搞专题提升工程,不过这就得在北方来搞,同样拿出五千亩地搞小麦杂交和现有品种种植实用技术提升。
科研这一块其实还好实施,人力物力的投入不算太多。
就是高建武提到的灌既这一块工作就有些没边了,现在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基本上就没有,相当于全部都要从头开始。别的不说,光是水库这一会儿就要花费不知道多少的工作量。何况除了水库,还要修建沟渠。
这件事还牵扯到水力发电一系列的问题,高建武想将这些事情推出去,现在都不太可能了,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未来这些是如何演变发展的,现在如果不做好设计的话,很多事情后面还要从头开始,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
限于目前的技术条件和物力,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高建武现在通通把它放在一边。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支流水利工程建设上面。
高建武提出第一批水利工程,选择以防洪、灌既及城乡供水、发电为主,兼顾航运,并具有拦沙减淤等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作为优先发展对象。
这样,在具有良田灌既和人口密集地区的水利工程作为优先工程,按照高建武的这些原则去筛选,按照当前物力能够承担的条件优中选优开展水利工程建设。
一年干他几十个,灌既土地面积能做到几百万上千万亩的话,一个五年计划下来就是几千万亩,这个就不会单纯看天吃饭了。
现在自产的水电装机机组,最大容量水轮机已经开始做到5万千瓦,同丰满水库瑞士产65万千瓦的机组已经相差不远,开展大型水利工程条件基本上具备了。
从500到5万千瓦,水电这块进展也是时候发挥作用了,相比火电现阶段根本无解的污染问题,水电站的后遗症要小得多,作用却又大得多。
这方面高建武的建议是尽力为之,有合适的地方该建就建。
高建武兴农建设的方方面面,说起来每一个方面都是大问题,所以哪怕这项工作仅仅把他当成一个顾问,其中涉及到的问题也多若牛毛,所以在大旅长走后,这件事并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有一多半的时间都耗在了这件事上面。
现在这个时代的人都没有高建武看得那么深远,所以高建武利用后世经验提出的一个建议,对于他来说或许司空见惯,但是对于这个时期的人就未必如此,所以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来请教他这个「总顾问」。
好在高建武也知道这是天下第1号的大事情,对此并没有感觉不耐烦,而是尽心尽力的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方法提出解释和建议。
最终形成了一个高达几百页的根据地农业发展计划纲要。
因为在这个纲要中,还集中了当前搜集到确认行之有效的农业推广实用技术一个篇章,上面将这个纲要下发后,各个根据地需要按照这些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这个纲要印刷下来后在县乡村三级一贯到底,借助现在大家高涨的生产热情,很多土法开始得到了
推广。
特别是农家肥堆肥发酵这样的实用技术,有利于化肥无法覆盖地区的田间增肥,县乡村三级形成了一个学用联动机制,要求贯彻到每家每户。
当地种田能手这次也层层选拔出来在当地带动生产,现在根据地军民一体,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各根据地驻军不但把军中文化人选出来学习和带动当地老百姓,自己也开垦一些田地按照上面的技术进行试验,总结在当地适应性。
作为这个兴农活动的始作俑者,高建武也没有脱离这次大生产活动,他也带着机关人员,按照季节种植了2亩地的水稻。
高建武没想过一次就把这些问题解决,但是按照现在这个大生产的搞法,只是今年在天气配合下,粮食增长应该是大概率问题,只是不知道究竟增加多少。
真正彻底解决,还得看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俩个研究团队成果出来,只不过要筛选优势品种到将优势品种大规模推广,这个事情绝非朝夕能搞定,按照高建武的打算,五年计划能搞出来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粮食品种,那已经非常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