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 第六十五章:县试(上)
古人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此为孝道而说,并非必须遵守不可。诸如后世如雷贯耳的徐霞客,他没有参加科举。母亲健在,他也励志走遍华夏,随着晚明的覆灭而灭亡。贾琮以求学为由,亦是可行的,时文,时文,时尚之学也。要想成功,非拿出高考的疯狂节奏来不可。即使付出努力,也仍然有功败垂成的可能。把自己的心力全心全力地融入其中,研学声律、技巧。揣摩考官的文章偏好,以此趋吉避凶,这些都是前提。最主要还是得看运气,反正名额就只有那么几个。抛清杂念。贾琮专心致志地沉浸在学习之中: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即便是跪着走也要走完。........种桑养蚕、缫丝是太湖流域女人的贯常工作。据说,北明的崇祯皇帝勤勉节俭,推崇朴素之风。周皇后更是以身作则,在后宫中亲自领头纺织,将皇家风范与女红技艺完美结合。像秦可卿这种,不外乎也在家刺绣,谁叫针织是三从四德呢。在古代社会,针织技艺被视为女子三从四德的重要体现。女人若能在针线活上得心应手,以彰显其贤良淑德,品德就占了四分之一。年后的春日,春雨如牛毛般细密。淅淅沥沥地洒落在青砖黛瓦之上,将一切都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湿润之中。薰笼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手剪、炕桌。秦可卿百无聊赖地绣了一块秀帕,丢掉花样子。那花样子是事先剪好的模子,刺绣就按模子来做。瑞珠坐在她对面的炕上,犹豫良久:“姑娘,我有几句话想说。”“什么话”秦可卿闻言,美眸一抬,复又低头打针脚。这丫头郑重其事的,是想说什么瑞珠是她的心腹丫头,当初也是陪嫁到宁国府。按照原著红楼剧情,她是因为知晓贾珍胁迫秦可卿。心知活不了,才自尽而亡。如今有了贾琮的插手,她自然也没有重蹈覆辙。“琮三爷,今年不是要去参加县试小考”瑞珠放下针线,小声地试探道:“姑娘既是官家女,断无为人侍妾的道理。咱家老爷年事又高了,钟大爷又小,姑娘就不想过将来的依靠么”“你到底想说什么”秦可卿柳眉轻皱,仍旧不抬头。“姑娘.......”宝珠掀帘进来,稍显急切道:“我们看琮三爷对姑娘也好,姑娘似乎也......既如此,何不早早捅破窗户纸以免将来抱憾终身倘若琮三爷连连高中,届时必是要娶官家千金、豪门美眷的。那时还轮得到小姐么这般蹉跎年华与青灯古佛何异”秦可卿针脚打了结,停下来,怔怔看着这两个丫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良久,方才轻声道:“是我连累了你们吗”宝珠闻言一愣,随即慌忙道:“姑娘言重了,我们万不是这个意思........”瑞珠一身红色背心、凌裙,在秦可卿身边蹲下来。“姑娘,宝珠妹子虽说得不妥,但为此考虑考虑也是对的。我们都是为了姑娘能好,琮三爷是年纪小些。可我看即便这桩过得去,却有一桩过不去。姑娘先嫁的是小蓉大爷,小蓉大爷又是琮三爷的侄儿。即便今时今日姑娘是和离待嫁之身,再嫁别人尚还可。可若嫁琮三爷,西府大老爷、大太太能同意吗先侍侄儿,再侍侄儿他叔,此其一,小姐忍受得了更荒唐的流言蜚语吗别人势必以为,小姐不和离之前,就和琮爷有什么.......此其二,琮三爷若取士为官,为声誉计,他会答应吗”瑞珠认真诉说完利弊,宝珠鼻头一酸,掀帘子出去了。秦可卿针头刺破了玉指,渗出了血迹。她也放佛没感觉到疼痛,只怔怔陷入沉思,这些事情。她从未针对性地去想过,就因为二人成了师姐弟。没了叔叔、侄儿媳妇那一层亲戚关系。他们相处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都舒心。因此摆在眼前的,原本不是什么事。一直当他还小,她也不忌讳,秦家又没有啥宅斗。她哪里会考虑那么多呢,况且身处局中。现在被两个丫头点破:原来潜意识地避开,不去想。如今不知不觉要往这方面想了。师弟心智成熟,他们从相识、相救、相知,就差相依为命。他的言行举止,自然令人若有若无地忽略他的年龄。但,有一个致命的破绽:自己先侍奉贾蓉。本已是败柳之躯,若是未来再侍奉师弟的话.......秦可卿紧咬着唇瓣,不敢再想下去。遥想当年一代女皇武则天,上侍太宗,下侍高宗。可是被人骂了几百年!明清贵族的女人如果被人骂一句“武氏之乱”。可谓极度恶毒,再难以活下去!天启皇帝小时候差点被父亲妃子王选侍把控。杨涟上书抨击“武氏之乱”,王选侍就怂了。关键的关键。秦可卿的芳心很复杂,这种复杂大半于师弟的感情,她有些说不上来。假使瑞珠、宝珠不点破,她就算想过将来怎么办。却也没有深深地往师弟身上去想,自己喜欢他吗姑且不论这个。师弟现还未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他那种心性,怎会不介意她的再嫁之身既便为声誉计、即使为前途计,以师弟的聪明,如何会娶她为妻一条死胡同,一只牛角尖!秦可卿钻进了这死胡同,就出不来了,修长玉指的指尖,逐渐冒出豆大的血珠。她也浑然不觉:“你们担忧得有些宽了,我知道该怎么做。大家干脆以后少见面,我们做针线也能讨生活,家中余财。横竖有小弟继承,他不会不顾我的。就.......就这样罢了。”两丫头退了出来,悄悄商议。瑞珠黯然一叹:“姑娘要是伤心,就是我们的不是了。”宝珠怪道:“姐姐,你太孟浪了,姑娘那软性子,如何能受得了”“不然还待怎样”瑞珠抹了把泪,气道:“姑娘受苦,横竖我们也跟着难受。只将来受苦,你我又该如何琮三爷的心性、品行、办事都是一等一的。我们做丫头的,不从中使些法子,她开得了口”宝珠听着她的话儿,终于闻出味道来,疑惑道:“你是已经有法子了”瑞珠嘴角一勾,幽幽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法子都是人想出来的。宝珠妹子,你说琮三爷能不声不响地救当初的小蓉大奶奶脱离苦海。如今就不能再送佛送到西吗他不是没法子,怕是年龄小些。”“我明白了。”宝珠咬着指头,点头:“这时检点些也好,顺便再探一探琮三爷到底有没有那个心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唉......真真是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呢!”瑞珠破口笑骂:“小蹄子,你原不是思春了”“呸,没个好舌头。”宝珠闹了个大红脸,道:“咱们还是快些去探探琮三爷的口风。”说完,便拉着似笑非笑的瑞珠一同离了。..............掀开轿帘,可见历经风霜的古老城墙。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放佛无声在诉说着历史沧桑岁月。这便是曾经遭遇过战火的宛平,仲春垂柳的嫩芽浸入水面。春风扑面而来,带着淡淡的花香,让人陶醉其中。秦可卿目不转睛地看着师弟带了两个携带行装褡裢的跟班,下了马车。秦业在马车旁殷勤嘱咐,接着秦钟也跟着下去。她自始至终都没去亲口告别,玉手掀开一会儿便放下了。“姑娘不去说几句蟾宫折桂平步青云的吉祥话儿”瑞珠眨巴着眼睛问,随后又劝说道:“我们当奴才的,也就适当时提醒几句话。姑娘可万万别又闷着,否则岂不是我们的罪过。”“好妹妹,我早已不是当初的小蓉大奶奶了,一年多的呕心沥血。师弟会成功的,我只在心里祝福便是。”秦可卿捋捋青丝,垂下眼睑:“走吧,咱们回去。”秦业、秦可卿不打算等,横竖宛平这里的报行之人会去报告的。当然,前提是上榜!且两地路程说不上远,他们各有下人照顾,用不着担心的。晚间。等自家姑娘沉沉入睡。宝珠凑上前小声问道:“你可看成了琮三爷可有不开心”瑞珠皱着秀眉,闷闷道:“琮三爷那个人喜怒不行于色,哪能一下子看得出来不过,还是有些端倪,我试探过小秦相公。姑娘最近的态度冷淡,琮三爷问过了的,想来他心里还是关切的。”“那种关切,怕不是因为他和老爷是师生关心罢”宝珠歪头一想,立马抓两条小辫,忧心忡忡。“不尽然,这事儿先不说你我都未曾经历过。即便换作是姑娘,当初出阁,可也是未尝试过情爱。琮三爷那点年纪,怎可能就尝试过了或许连他自己也未必知道,懵懵懂懂。”瑞珠眨巴眼睛,悄悄笑道:“宝珠妹子,这事我猜至少是张二四红六。”“能有六成”宝珠眼睛一亮,窃笑道:“有希望了,过几年总得让他想个法子才是,届时你我岂不是成红娘了”古时的骨牌,但凡四点,必加红色。六点牌有三三组合、二四组合,后者就有红色。瑞珠以此红六比喻六成。这些闺阁俏丫鬟,个个精通牌技。是以宝珠一听便懂。瑞珠认真道:“红娘也好,绿珠也罢,如今既已脱困。不为咱们自己着想,也是吃了主子食禄。姑娘待我们亲如姐妹,我打定主意,她去哪儿,我就去哪儿。”~~~~~秦可卿对自己的态度的确冷淡了很多。天可怜见:贾琮着实感到莫名其妙。他虽是两世为人,可合算加起来。两世为人也就三十多年而已,情场老手,还远远算不上。都说女人心、海底针!贾琮琢磨了一下,自己和秦可卿明明相处的很好啊。她怎么一下子“恩将仇报”呢女人真就这么奇怪莫非.......她这段时间来天葵了?可也不对啊!依照秦可卿的性子,以前都没怎么着。贾琮的先知仅仅局限于红楼,此外的事情。就没有多少先知者的优势了,顶多是一些现代的见识。其他的东西,科举、士途、感情,都需要一步步摸爬滚打。虽然有点郁闷,不过也亦无伤大雅。他不会因这些琐事忧心什么,哪有时间杞人忧天啊。贾琮现在一心一意记挂着名利,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很久。至于秦可卿表现出的任何举动,他都选择尊重人家。说不定她又开始忌讳了,自己也已经十二岁。毕竟这是封建社会,她是需要避嫌的。贾琮能理解的,封建女人是弱势群体不是吗而且,他也思考过,什么时候秦可卿再次嫁人......每每有此想法时,贾琮便会觉得若有所失。这或许和他前世缺少父爱母爱有关。所以他也发现一点:在自己心中的定位,还是把她当师姐多一点。但秦可卿那一颦一笑的袅娜风情、音容笑貌,他确实心动过。然而,他克制这种情动初生的想法,一方面是考虑目前的年龄问题。一方面则是其他的更多问题,还不知道人家怎么看待自己呢师弟?小弟弟?还是......叔叔?想到此,贾琮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对自己曾经辈分上的侄儿媳妇心动单是世俗礼教这一关就过不去,更别说这种行为和贾珍、朱熹之流又有什么区别所以.......无耻自私不要脸好吧,确实都有。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没必要做道貌岸然、欲盖弥彰的伪君子。贾琮自认有一个优点:他敢于直视自己的内心。抛弃掉那些胡思乱想。贾琮、秦钟先去宛平县衙的礼房,填写亲供。参加童试(县试、府试、院试),必须五童互保。称为互结,一旦发生作弊等事,五人连坐。或者,请一名县学一等廪膳生作保,方能入考。但其中缘由复杂,找人作保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有刘华这“交情”,贾琮和秦钟都不用担心。刘知县早都安排好了,一个名叫王浩的廪生愿意作保。楚朝二月县试,要考五场。每场一天,一篇四书小题、一首试帖诗。虽说是考五场,其实只需要考一场,后面四场自愿。宛平乡镇、京师西城的人密密麻麻。在城内考棚前排起一条宛如游龙的长长队伍。秦钟一见这阵仗,便由心而生的紧张,双腿发抖:“人好多啊,景之,我怕是考不好了。”贾琮淡定道:“还没出征就胆怯一半,你且看看那老人家。三十年河西、三十河东,莫欺老头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