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北岸的夏军见了这样的惨景,惊惧而逃者也不在少数,赫连璝拼命弹压都没弹压下去,他一发狠,下令放火把浮桥烧了,北岸的夏军见浮桥被毁,知道敌军没法杀过来后才逐渐平静下来。
南岸这边,杀声一直持续到天明,此战杨禹一方共歼敌一千五百余人,朶布以下及三千多人被俘,余者多是落水而亡,小部分逃散。缴获武器盔甲无数,以及赫连璝三万大军数日之粮。
最为可观的是缴获战马两万余匹,昨夜赫连璝率军往北岸救火时大多是徒步过桥,战马基本都留在了南岸,这下全落到了杨禹手里。
五丈原下军民如同过年般喜庆,连老弱妇孺也纷纷下来帮忙打扫战场。
卫长安提着饮血的战刀,赶到杨禹身边说道:“使君,赫连璝虽然大败,但危机并未过去,以赫连勃勃的个性,得知赫连璝惨败之后,必然大怒,很可能会亲率大军前来,战场打扫得差不多了,咱们必须尽快组织百姓撤离才行。”
“很好,总算没被胜利冲昏头脑。”杨禹点了点头说道:“这样吧,粮草也有了,想回家的发点粮食让他们自行回家,若是无家可回的,还是执行之前的计划,换由曹长青和吴同率两千青壮立即组织这部分百姓撤往汉中,咱们留下,晚上看看能不能再过河咬赫连璝一口,不行咱们再撤往陈仓。”
虽然还没接到确切的消息,但随着刘义真将兵力全部收缩回长安城,赫连勃勃亲率的十万大军必定也已离长安不远,而长安到五丈原不过两百里,以骑兵的速度,两日可至,若轻骑突进的话,一日赶到也不足为奇。因此让老弱妇孺跟着撤往陈仓是不现实的,终究是走褒斜道撤往汉中比较安全。
卫长安接着请示道:“那几千俘虏如何处置”
这还真是个大问题,几千俘虏已经与杨禹的总兵力相当了,一个不慎,很可能会出大乱子。
当初赫连璝为了消耗杨禹的粮草,前后将上万百姓驱赶到五丈原上,此时杨禹把情况跟百姓一说后,愿意自行回家的不到三千,大部分不是因为已经无家可归,就是担心关中落入赫连勃勃手里,因此宁愿跟着撤往汉中。
事不宜迟,当天中午,草草吃过午餐之后,杨禹便让曹长青和吴同带着百姓由褒斜道撤往汉中,多余的战马也让他们带往汉中。
曹长青和吴同都不想接这个任务,在杨禹私下跟他们耳语一番后,他们才勉为其难地接受了。
杨禹当初带上五丈原的有三千人马,一番备战之后,此时余下不过两千五百人,若把三千多俘虏带在身边,是件很危险的事。因此,几千俘虏的处置对杨禹他们来说反而成了一个难题,带着吧,无异于在腰眼上捌着个定时炸弹;全杀了吧,确实有将领有这样的提议,但被杨禹以杀俘不祥为理由给否决了;就这么放了吧,又太便宜他们了。
杨禹反复掂量之后,便由小九去对俘虏们说,我家使君如何如何厉害,愿意加入秦州军的,我们欢迎,而且会一视同仁。不愿加入的,我家使君也会放你们走,我家使君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绝对不会为难大家。一通游说之后,便让那些俘虏自己选择去留。
夏军之中,其实成分也很复杂,匈奴人、汉人、鲜卑人、羌人、高车人以及各种小部族的都有,他们成为夏军有自愿的,也有被迫的;至于杨禹有多厉害,之前他们多数就听过一些传闻,昨夜又亲眼看到了杨禹“驱使糜鹿冲营”的神奇一幕,再经小九一番渲染,愿意加入秦州军的还真不少,统计下来竟有七百多人。
小九让这些人各自大声报上自己的姓名以及何方人氏这些信息后,便宣布这七百人正式成为了秦州军,很快安插到各营中去。
小九一开始不明白杨禹为什么特别要求这些人要当众报上自己的姓名和籍贯,看到剩下那些俘虏复杂的眼神后,小九终于有些明白了,这些自愿加入秦州军的俘虏,当众报出自己的姓名和籍贯后,以后想回去恐怕就得先掂量一下后果了。
剩下不愿加入秦州军的俘虏,都忐忑不安地看着小九,看他是不是真会兑现放人的承诺。
小九吊足了他们的胃口,才说道:“照理说吧,这些天我们那么多兄弟死在你们手上,现在就算把你们全杀了也不为过。不过我家使君向来仁义,不愿多造杀戮,只要你们保证今后不得再与我们为敌,便立即放了你们。”
一众俘虏为了活命,自然是纷纷作出保证。小九却摇头道:“你们现在嘴上保证,过后难免有人不认帐,而我们也不可能把你们一一记住,因此我们决定在放你们走之前,在每个人身上烙几个字,今后我军一旦抓到烙字的俘虏,将杀无赦。”
那些俘虏听了不禁面面相觑,不过和性命相比,烙几个字算得了什么呢,更何况,也由不得他们不烙。
具体烙什么字,杨禹没说,小九自作主张把“为天地立心”几个字烙在了俘虏身上,本来他想后面两句也烙上的,但字数太多不好操作,这才节选了这句。
杨禹知道此事后,哭笑不得,倒是那些俘虏,看到烙在身上的不是侮辱性的文字,而是颇为高大上的一句话,心里的抵触一下子就小了很多。
但不管怎么样,这毕竟是被俘过的标志,而且火红的烙铁烙在身上,真的很疼,这也算是对他们的小小惩罚吧。
烙完字之后,在把俘虏放走之前,杨禹又让他们观看了一次行刑过程,朶布作为敌军的大将,而且经查正是他建议赫连璝驱赶百姓为肉盾,对于这样的人,杨禹是不会轻饶的。
近三千俘虏面前,杨禹命人当众宣读了朶布的罪状,然后将朶布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
近三千俘虏看了朶布所受的极刑,心有戚戚焉。
杨禹最后大声对他们说道:“须知善恶终有报,你们都看到了,敢拿百姓做肉盾,敢肆意祸害百姓,就是这样的下场,今后我军抓到一个,分尸一个,绝不轻饶,希望你们引以为戒,今后不管走到哪里,不要肆意祸害百姓,否则,下一个被五马分尸的很可能就是你,我言尽于此,望你们好自为之,现在你们可以走了。”
杨禹说到做到,真把这些俘虏全放了。
望着跌跌撞撞逃远的俘虏,卫长安有些感慨地对杨禹说道:“使君用心良苦,这也算是恩威并施了,这些人就算重新回到夏军序列,今后再遇到我军,必然也会先弱上三分。”
杨禹苦笑道:“押又押不走,否则我宁愿把他们押回去做苦力;全杀了到底有干天和,我能想到的处置办法,也只有这样了。”
渭水北岸,连同收拢的一些溃兵,赫连璝尚有一万七千人,来时三万人马,此时已折损近半,而且战马只剩下五千匹,这意味着剩下一万七千人中大部分也变成了步兵,放眼望去,整个军营里从将到兵一个个垂头丧气、失魂落魄。别说反攻南岸的杨禹了,能保住余下的人马不溃逃对于此时的赫连璝来说就不错了。
一夜之间,赫连璝仿佛苍老了十岁,一败再败之下,可以想见他的父亲会是何等的愤怒,此时营中士气如此低落,本来对他来说最明智的做法是趁杨禹无暇顾及他时赶紧撤军,但他却不敢撤,和杨禹相比,他此时更担心他父亲那把大夏龙雀。
他的心腹幕僚骆宏见他失魂落魄的样子,连忙安慰道:“世子,此战失利实不能怪世子您,杨禹得天之助,谁能想到突然来那么多糜鹿冲营呢大王得知事情经过后,想必也不会过于苛责世子的。”
“得天之助,得天之助......”赫连璝喃喃地说道,“骆宏,你说杨禹是不是真有驱使鬼神之力呢”
“世子,有关杨禹的种种传说,不过是愚夫妄言,少见多怪而已,世子千万莫当真,眼下要紧的是及早想好对策,渡过难关,世子,你要赶紧振作起来啊。”
“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对策可想呢”
“世子,这次负责押运粮草的张延是三王子的人。”
“嗯,此话怎讲”
“昨夜放火烧营的是押运粮草的民夫,而民夫是张延找来的,这其中难保没有什么阴谋。”
赫连璝这下算是听明白了,心中不禁一喜,只要把自家老三也拖下水,把水搅浑,自己就有机会化险为夷,所以,有阴谋,必须有阴谋!
赫连璝一改方才失魂落魄的样子,甚至有些兴奋地说道:“把张延拿下,本子太要亲自审讯这厮。”
“世子,不必多此一举,直接让人消失岂不更好世子还是赶紧给大王写奏报吧。”
“呃,不错,不错,还是骆先生高明,就这么办,这奏报就由骆先生草拟吧。”
奏报写好之后,骆宏又提议道:“世子,如今我军士气低迷,难堪再战,为防杨禹乘胜追击,世子还是先退守扶风为好。”
赫连璝为难地说道:“如今仅剩战马五千余匹,就算现在撤走,恐怕也难免被杨禹追及。”
骆宏说道:“自然不能一下子全撤,让没有马的先撤,剩下的五千骑暗中留下来,而且世子要亲自留下,才能保证这断后的五千骑不溃逃。我估计杨禹见我军匆匆撤走,一定想不到我军还有五千人马留下,他必定会寻机北渡渭水追击,世子要先加派人手沿北岸巡察,若能发现敌军渡河,便半渡而击,说不定能反败为胜。”
赫连璝此时对骆宏可谓是言听计从,立即下令退兵,带不走的粮草便一把火烧了。
不用装,他们撤走的如此匆忙,样子确实很狼狈,这一切都落在南岸的秦州军眼里。
然而等到天一黑,赫连璝却带着五千骑悄悄返回,埋伏在北岸,准备给杨禹来个半渡而击。
杨禹确实准备渡河追击,不过他还没蠢到连哨探也不派就鲁莽渡河。渭水北岸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形,大队人马不易隐藏,因此虽然是在夜里,哨探还是很快发现了赫连璝的伏兵,杨禹只好放弃渡河。
长安方面,随着刘义真主动放弃了周围的郡县,赫连勃勃亲率夏军主力,也随即兵临渭水之阳,关中郡县悉降于夏,长安真正成了一座孤城,整日城门关闭,樵采路绝。
就在赫连勃勃准备一鼓作气拿下长安城时,却传来了赫连璝在五丈原大败的消息,以赫连勃勃那残暴的性格,自然是勃然大怒,立即便要亲自率军征伐杨禹。
中书侍郎皇甫徽却劝道:“大王,杨禹兵不过数千,这次能击败世子,也不过是侥幸而已,凭他三两千人马,即便能兴风作浪一时,但终究改变不了关中的大势,不过是疥癣之疾而已。对大王而言,眼下要紧的是尽快拿下长安,只要拿下了长安,关中大局便定了,大王此时若弃长安去伐杨禹,无异于舍本逐末,英明如大王,不应这么做。”
赫连勃勃听从了皇甫徽的劝阻,压下了亲征杨禹的念头,不过还是派他弟弟赫连韦伐率领一万骑兵去扶风接替赫连璝,对付杨禹。
王修一死,兹事体大,刘义真第一时间以八百里加急上报了刘裕。刘裕闻讯大惊,生怕刘义真陷在关中,连忙派辅国将军蒯恩去长安,召刘义真东归,又以相国右司马朱龄石为都督关中诸军事,右将军,雍州刺史,代镇长安。
刘义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屁孩,被困于孤城之中,心里正彷徨,接到命令后大喜,立即准备东归,或许觉得就这么走了太便宜赫连勃勃,刘义真竟让将士大掠长安,才满载宝货子女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