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晋末的卯金刀 > 第三百二十五章 洛阳建设中
第325章洛阳建设中
刘泰的到来让整个北方资源都向洛阳汇聚,所以虽然只是简单的洛阳重建,以及道路维修,便让洛阳这座遭受战乱洗礼的城市开始恢复起生机。
只可惜,百姓们的数量到底是有限的,甚至自己已安排一部分退役士卒也参与到劳动中。
但清理洛阳城,修建居民区,拓宽城市道路等等,都大量的消耗了刘泰手上的人力资源。
所以哪怕刘泰手上有粮食,但麾下劳力到底是有限的,哪怕随着第一批的青州与邺城的百姓陆陆续续来到了洛阳,但是依旧不能满足洛阳重建的人口所需。
所以,刘泰开始进行第二轮的征召,开始把名单开放到永济渠周边,或者黄河周边的城市,因为这些地方通过水运能够快速的把百姓运输过来。
否则走陆路的话,随着距离的拉长,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但是即使如此,从荥阳到洛阳这一段,也都是需要足够的医者进行治疗救治才行。
随着刘泰的诏令的颁布,很多百姓愿意跟随刘泰来洛阳闯一闯,但更多百姓还是选择在自己家里耕耘着朝廷发下来的土地。
基本上绝大多数的府兵与战兵的家属都是不乐意离开当地前往洛阳的。
毕竟他们手上最起码有五十亩田,在当地只要辛勤劳作就能生活很好,这就让他们有些不太想迁徙洛阳。
毕竟随着刘泰推动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农民的单位产量,不论是畜牧业,机械动能,钢铁农具,亦或者煤炭能源,总而言之,只要是能够提升社会生产力的东西,刘泰都打力的推行,甚至北方开始出现了用冰雪制造冰屋,然后在冰屋里制作地火,埋下炭火,使得冰屋之内的温度,相对保持较高的温度,从而养活一部分的相对耐寒的农作物。
绝大多数家里有田有粮有基础的府兵或者战卒,越来越感觉自己富足,五十亩田地的单位生产力再不断提升,他们吃到了大环境带来的红利。
这样,他们自然都不会离开自己家乡,毕竟自己在家里生活的好好的,绝大多数人都是选择在自己家里待着,而不是瞎折腾。
毕竟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这道理自古以来便如此,真正在自己家乡把什么都安排好了的,谁又不留回家乡呢!
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就是因为自己在家乡看不到发展希望,所以才毫不犹豫离开家乡,到发达地方去发展,从而希望命运能垂青自己。
只不过从来没想到过,家乡只是给你一眼望到头的命运,而城市则冰冷的榨干你每一分精气神,然后像甘蔗渣一样舍弃你,用房屋等有形无形的桎梏把赶出城市外,避免你分享了原本属于城市的福利,你很快就会发现十几年努力也不过只是为各种房东打工而已。
不过,这世道有勤勤恳恳的在当地守着五十亩安心生活的良家子,当然也有期待不劳而获或者飞来横财的浪荡子。
很多在当地不想吃耕地的苦,或者不想要参加战争的人,怀揣着几分希望向洛阳而去。
毕竟公告里面有一点却指明了,这一段时间到达洛阳的百姓,直接给办理洛阳户口,对想搏一搏的人来说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毕竟,流言之中大家都是在传,洛阳会成为将来的首善之地,大汉都城,都城的户口又岂是自己这穷乡僻壤能够媲美的。
毕竟不论是临淄,亦或者邺城,都证明只要刘泰待着的治所,那便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繁华起来,然后躺在家里混吃等死,出租一下自己空余的房屋与多余的车马,就能发达了。
现在这个机会他们不想要错过。
所以,虽然因为刚经历过战乱,不少人选择守着自己的田地生活。
但也有一部分的人,选择筹集了路费打算借助这一次的机会来洛阳闯一闯。
刘泰对此也是选择大开绿灯,因为刘泰很清楚,洛阳想发展需要人口,洛阳想要征伐赵国更需要人口,没足够人口,自己想发展洛阳是不现实的。
不过这到底是个缓慢过程,刘泰并没太过把心思放在这方面上,此刻刘泰依旧在全心全意的规划着洛阳城。
“纪念碑,学校,医院,集市……”刘泰开始按照自己的心意,开始规划着洛阳。
其中太学自然是少不了的,当初在邺城时,自己也只是用蒙学顶一顶,基本上学子成年之后,不是成为了军史,就是成为了府兵,并没有进一步的学习相关知识。
或者说对他们的培养就是把他们要么培养成军史,要么就培养成战卒。
但现在既然已准备把洛阳打造成首都级别的城市,那所在地的太学自然少不了。
自己也不求这里面出来的人一个个都能有经天纬地之才,毕竟大学生出来基本生都有着几分清澈愚蠢,难道这时代太学里面出来的学生能够机敏到哪里去。
只不过希望能稍稍培养军史能有成为进士的可能,培养培养战卒能发展成军官而已。
而就在刘泰思索时,习参军过来见刘泰,开口道,“大王何事相召?”
刘泰放下自己手中的笔墨,对习参军道:“的确是有事。”
刘泰说着便对习参军做出一个请的姿势,让他坐着一起商量,然后刘泰道,
“我记得我们从建立军史体系开始,到如今应该有十多年了吧。”
“准确得是说,是十二年!”习参军听到刘泰的话开口道。
“嗯!”刘泰点头对习参军道,“那我们也积累下了有关我军的相当分量的原始资料了。”
“正是!”习参军点头道,“随着军史体系扩充,基本朝廷制纸的主要消耗便是军史。
而每年产生的史记资料更丰富得数以万计,只不过其中绝大多数文章质野,入不得厅堂,只放在军史府的府库中进行保存。”
“一直保存下来,既占用了朝廷的资源,而且也不能产生效益,有些太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