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心声暴露后,我把暴君急哭了 > 第232章 真是想钱想疯了
沈如悔揉了揉鼻子,对书斋老板道,“我这册子写的可都是真消息,得来不易,一本得卖三十两,到手我要七成。”书斋老板犹豫,自己到手三成,这买卖是划算的,只是“三十两,这定价会不会高了些?”万一那些外来的公子们嫌贵不买?沈如悔不以为意,“这册子里头,连喜好习性都有,找些人宣扬一番就是,不愁没人买。”宰的就是这些外地客,能卖一本是一本,能赚多少赚多少。要想娶个高门贵女,连三十两都不舍得的话,还是趁早收拾行囊回去的好。书斋老板觉得有些为难这沈公子着实不适合做生意,定价怎能如此之高,那些手里没什么钱的人,哪里买得起?他心想:得想寻个由头压压价格,毕竟买的人多,赚的才多啊。看着沈如悔,他接过册子翻动了一下,谁知,册子里头,连晋阳公主也在其中!画像和喜好习性什么的都有,连喜欢吃什么菜,哪家楼里的酒,全写上头了,甚至还有对男子的相貌和衣着喜好书斋老板眼睛都亮了,什么三十两乖乖,这得卖一百两啊!这沈公子可着实是自己的财神爷!愈近年底,苏眷发现,自己周围明显有古怪,先是在东月楼频频遇上那些个参加过诗会的公子,还有京中各世家的小公子。要么都穿着白色袍子,或是手里拿着纸扇,或是刻意用腰带勒紧腰,好显得自己屁股翘,还有的跑去百花楼借偶遇邀她同饮。一个个的在她面前晃,无论他走到哪,都能遇到这些人,好像对自己了如指掌。苏眷额角猛跳,直觉不对劲,同沈如悔说了好几次这事,沈如悔却表示,可能这些人都提前打听过,毕竟苏眷来来回回去的地方就那么几个。京城里,哪还有人不知道她最爱东月楼厨子做的菜?苏眷还真信了他这番话,直到她那天出宫时遇上平伯候,捡到了人家掉的册子。她捡起册子,看着册子封面只觉得眼熟,但也没多想,快步追上,将东西还给人家。平伯候笑着接过,“多谢殿下,这要是丢了,老夫可就浪费了一百两银子。”苏眷眉头微蹙,【一百两?】“爵爷,可否借我一观?”平伯候也没拒绝,将册子给了苏眷,“只是前两日在坊间买的,想着犬子年纪也不小了,也是该寻门合适的亲事。”苏眷翻开册子一看,里头都是京中各家贵女的小像,还有各种家世喜好,一看就是出自沈如悔之手。【还一百两,真是想钱想疯了!】平伯候倒是觉得一百两还可以,毕竟上头写的都是真的,要是能给儿子娶个好媳妇,这一百两花的可着实太值了。苏眷一直翻,平伯候突然想到了什么,还想开口阻拦,可已经晚了,她翻到了最后几页。自个的小像赫然印在上头,岁数,喜好,全写上面,什么时辰可能会出现在东月楼和百花楼,去了百花楼爱饮什么酒,喜欢容貌俊俏,还白衣翩翩的君子,最好还能有个翘屁股诸如此类,写了一通,整整三页!别人最多一页,她就占了三页,可见此人对她有多了解,定是身边之人。苏眷脸都黑了,【难怪我最近去哪里都能碰到一群人】平伯候轻咳了一声,没忍住低声问了一句,“敢问殿下,这上头写的.可属实?”苏眷黑着一张脸,“属实个屁,谁信谁蠢!”她紧紧攥着册子,加快了步子出宫,赶着回去杀人。平伯候见状,更加觉得这一百两花得真值,然而走了两步,两手空空,急得去追苏眷。册子啊!怎么还把老夫的册子给拿走了,一百两啊!苏眷杀回府的时候,沈如悔正数着最近赚的银子,心里美滋滋,准备拿着这些银子,买个大宅子,再雇些人照顾自己饮食起居。光是想着,他心里头就乐啊,苏眷真是一颗摇钱树,谁摇谁开心。这日子,难道不比当初写那几个破本子强?苏眷笑眯眯的看他,”哟,赚这么多呢,辛苦你了。”沈如悔心虚,面上却仍旧镇定,“毕竟年底,生意比往常好,这才多赚了些。”苏眷“喔”了一声,“如意楼的消息生意这么能赚呢?”沈如悔已感不妙。下一刻,苏眷一本册子扔在桌上,“好你个沈如悔,敢把我写进去卖!你可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啊!”沈如悔笑得又心虚又讨好,“分你一半分你一半,我给你分一半.”苏眷咬牙切齿,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消息会被这么卖,真是造孽。“卖一百两,你怎么敢赚这种黑心钱啊?”沈如悔却纳闷,“什么一百两?”他拿起桌上的册子翻开看,确实是自己的那本,“我就让卖三十两啊。”苏眷:“书斋里这会儿就卖着,一百两。”此刻的沈如悔意识到了,自己被书斋老板坑了!他竟然另外昧下了整整七十两。沈如悔当即捋袖子,便要去找书斋老板算账,说什么也得把自己的那份给讨回来。他一边往外头跑,一边朝苏眷喊,“桌上我银票你别动啊!等会我回来自己收拾。”苏眷却直接把银票都揣兜里,冷笑,还等你回来?公主选夫这事闹得火热,流言处都是,但迟迟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南国安插在京中的探子,想扮做外地来的贵客,趁机将得手的机秘送出去,却让苏眷事先安排好的人逮了个正着。沈如悔:“人审了好几遍,确定是南国人,因为年初便加强了戒备,他们蛰伏在京中却一直没机会往外头传递消息。”年初的时候,南国君主因病去世,褚光上位,苏眷一直让人防着,就是在防南国的探子窃取大晋机密,尤其是边关布防。苏眷颔首,“没递出去就好,近来北边传来消息,南国已有出兵攻楚的迹象,韩王已经自请前往边关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