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铮铮大宋 > 第四十一章:磨勘
就像种谘猜测的,种谔已然心动。不可否认,如今他在任宫内任三班奉职,在寻常人眼里也是个了不得的差事,但说到底还是朝廷念及其父种世衡生前功劳授予的荫补官,说得难听些,是他父亲的病故才换来了这个位置。但在此之后呢?实话实说就剩不下什么情分了,只能靠自己慢慢地熬资历,等熬到一定年限便可“磨勘”,即考绩升迁制度。正常情况,文官是三年一勘,武官是五年一勘;若期间犯下过错则少说延期一至两年。待磨勘期满后,还需要有人举荐,且举荐者必须得有举荐的资格,即官阶和职务必须达到一定的阶层。以种谔举例,他是在其父种世衡病故后一年才被朝廷荫补为三班奉职,迄今为止已在这个职位上任了快三年,勉强已经有了“磨勘”的资格。鉴于武官五年一磨勘,正常情况下种谔要再熬五年,才能在举荐者的举荐下,提一级官,迁为左、右班殿职;之后再熬五年,经举荐迁为左、右侍禁;又五年经举荐迁东、西头供奉官。历经十五年,介时至少三十五岁的种谔,才勉强可以和如今的王中正平起平坐——之所以是勉强,只因王中正供职于入内内省省,较入内省的地位更高。之后又五年迁大使臣,即内殿承制、内殿崇班阶。又五年,可升皇城司辖下诸司副使,比如洛苑副使、六宅副使、供备库副使等,此时为从七品。又五年,可升皇城司辖下诸司使,即副职改正职,此时为正七品。在此之后可外任遥郡官,即遥郡刺史、遥郡团练使、遥郡防御使及遥郡观察使,品阶为正、从六品。到这一步,三班官的升迁之路基本上就到头了,但此时若立下功勋,得到官家的特旨,那便可以再升一级,改“遥郡”为“正任”,如遥郡刺史变刺史,遥郡观察使变观察使。这一阶除几乎不可能授予的节度使为从二品,其他都是正、从五品,而这基本上也是武官所能得到的最高品阶。回顾整个磨勘过程,耗时整整四十年,介时种谔已年过六旬。而这还是理论上的升迁速度,真实情况下,某些人在某个职位上一卡十几年,比比皆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要看是否有足够资格的人为你举荐,倘若找不到足够资格的推荐者,就算磨勘期满了也无济于事。而种氏兄弟在朝中也谈不上有什么过硬的人脉,其父种世衡生前任环庆路兵马钤辖,说白了也不过就是正六品的地方官,少数关系尚可的京朝官,比如范仲淹、韩琦、庞籍,前二人当时已被出知地方州县,后者也算不上有过硬的交情,又怎么可能对种氏兄弟特殊照顾。鉴于这种情况,此次赵旸主动前来招揽,态度诚恳、礼数尽足,事实上种谔就已经心动了。虽说三班奉职这等皇宫守卫改任天武军营级副指挥使这确实有点亏,前者乃九品,而后者根本就是无品杂阶,但架不住这位赵小郎君来头来呀,考虑到自己就算身在宫内,若非特殊情况也未必能得到官家的青睐,以九品官阶换一个前途无量的靠山,孰轻孰重种谔自然看得清楚。因此在接下来的酒宴中,种谔频频向两位兄长劝酒,随即趁兄弟几个喝地微罪,假意回忆昔日兄弟几人在父亲军中的经历,借机告知赵旸他两位兄长的擅长:“……我记得那时父亲任知青涧城事、环州知州……那时大哥、二哥为他左膀右臂,三哥出任粮官,四哥出任军尉……”赵旸一边饮酒一边听着,时而若有所思地观察种家老二种诊及老三种谘。之前他就看出种诊性子沉稳,虽穿着一身朴素的皂青官服,好似颇为儒雅,但骨架却显大,看起来颇为厚实,兼之隐隐有大将风范;而相较种诊,种谘看上去稍显消瘦,但反应更为迅捷,这大概与其年幼时在其父身边担任粮官有关。一个是称得上全盘了解军中事务的将才,一个有熟络军中后勤事务的人才,毫无疑问,若两人连同被其称之为“勇”的种谔一同加入天武第五军第一营,种诊担任“主将”、种谔作为“勇将”、种谘出任后勤粮官,光这三兄弟就足以撑起一个营。但遗憾的是,种诊、种谘二人看上去并不是很乐意。而事实也确实如此,种诊、种谘听弟弟种谔无缘无故提及昔日之事,立刻就猜到了弟弟的意图,心中暗骂,但又不好当着赵旸的面打断,只能反过来劝酒,以便阻止自家弟弟再继续透露下去。谈不上自私、也谈不上不顾兄弟之情,毕竟他俩也要为自己的前程考虑。他俩如今一个在将作监担任主簿、一个在太常寺担任郊社斋郎,都属文官,升迁较武官更为容易、地位也较武官更高,既然有机会脱离武官的深坑,为何还要再踏进去?硬要说有什么迟疑,那也只是因为赵旸——毕竟他俩也知道这位小郎君来头不小,不知为何深受官家信赖,但相较目前担任武官的种谔毫不犹豫就选择了投奔这位小郎君,身为文官的他俩,自然要多做权衡一番。而对于种诊、种谘二人迟迟未有松口,赵旸也不在意,毕竟他也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导致——若不是他情况特殊,他也不愿在宋朝出任武职,做个文官多轻松?想到这里,他对仍在设法劝说两个哥哥的种谔道:“种奉职,既然你两个哥哥不愿答应,就算了吧……”“员外郎……”种谔似是误会了什么,面色微变,种诊、种谘二人面色也是心中一惊。就在三人要解释些什么时,赵旸压压手笑道:“莫要误会,我没有别的意思……其实我可以理解种家二郎与三郎为何不愿,如今大宋这风气,换我是文官,我也不愿踏足武官这个坑,辛苦、危险不说,还落不着好,处处遭人看轻……”见赵旸说得如此敞亮,种诊、种谘二人心中一愣,随即种谘惭愧拱手道:“员外郎如此敞亮大度,反令我等……羞愧难当。”话音刚落,就见种诊忍不住好奇,问出了之前与曹佾一般无二的疑问:“那赵员外郎即深知此事,为何却要出任武职呢?以工部司员外郎之官出任一营指挥使,闻所未闻。”“大概是因为我想做一些改变吧……”赵旸端着酒盅微晃了几下,语气莫名道:“大宗自诩中原正统,却与西夏、辽国三分天下,空有百万禁军,举国军队更是不下数百万,然每逢战事,屡战屡败,诸位就不觉得窝囊么?”“……”种诊、种谘二人对视一眼,不敢搭茬,倒是种谔听得情绪高涨,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