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老神医,很快发现,他给小徒儿制定的教学任务,人家不到半天就完成了。药谷珍藏的医书、药书,药谷弟子穷十数年之力,都不敢说是读懂读通,人家小福丫随便抽出一本,像看小人书似的,读得津津有味,不出三天,又换下一本。青玄老神医发现后,很是愤怒,觉得小徒弟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学问最忌不求甚解,更何况是读医书?医学上哪怕一个很小的失误,都有可能耽误一个人的性命!青玄老神医狠狠地训斥了小徒儿一顿。可小徒弟却睁着天真无邪的大眼睛,说那本书自己已经学会了,还让老神医考她。青玄神医自然不信,他给徒儿的这些医书,无论哪一本,药谷的弟子学上三五年都不敢说是精通,更何况是只看上一遍?他决定给小徒儿一个下马威,让她记住这个教训。于是乎,他针对这本书中的医理、药理,提了很多刁钻的问题。可无论他怎么出题,小徒儿都从容地给出他答案来,有时候一种病,她还能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些还不是医书上记载的。根据他行医一辈子的经验,小徒儿给出的治疗方法,反而更精妙些。青玄神医:……小徒弟也太逆天了吧,这还让他怎么教?他珍藏的那些医书、药书,包括他行医的手札,小徒儿居然不到俩月就读完了。而且无论他怎么考较出题,小徒儿总能给出最恰当的答案来,有时候他都不能肯定的,她也能答出来,让他对自己的手札每每有新的感悟。不过,他很快发现了小徒儿的弱点——诊脉。或许是年纪小的原因,小徒儿在脉象上只会纸上谈兵。也就是说,什么病症对应什么脉象,她都能准确的背诵出来,并给出好几个治疗的方法。可是,一上手诊脉,她就皱起小脸,摸索半天,说出脉象的时候,眼神中充满迟疑和求知的**。发现这个后,青玄神医终于支棱起来了——对于小徒儿的医术和制药,是自己自学的说法,他不怎么怀疑了。毕竟他珍藏的医书,就是这么被一一攻克的。可学医不能纸上谈兵,背的医书再多,不能灵活运用,又有什么用呢?青玄神医针对小徒儿的这个短板,每天加一节脉学课,并且带着她去屠老大夫开的慈仁堂,针对临床实际,对小徒儿的诊脉之术,进行专项训练。他教得严厉,小徒儿进步飞快。不过,他的手札大部分都不适合入门者修习,每天给小徒儿教学,他绞尽脑汁由简入繁地搜集案例,白头发都多了几根。宋子苒像一块干海绵似的,吸收着古医学知识。前世,她对博大精深的中医很感兴趣,自学了一些,却也之是窥见了中医的一角而已。都说名师出高徒,的确如此,跟了良师,能少走许多弯路,学到最精妙的医学知识。西医和中医结合,药理和药学相辅相成,宋子苒比一般人接受得要快上很多,而且有自己的理解。学习之余,她经常听师父自言自语:“要是脉学典籍《脉经》没有失传,就好了!”《脉经》?这不是她放在休息室里,休息时经常翻看的医书吗?前世书店和网上都能买得到的呀?看着头发花白,一把年纪的师父,每天头疼该如何教她诊脉,宋子苒有些不落忍了,神识沉入空间研究所,在休息室里的一堆书里翻呀翻,终于找到了《脉经》。另外还有一本号称中华脉学入门佳作的《濒湖脉学》。说到《濒湖脉学》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可是提到《本草纲目》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而《濒湖脉学》就是《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晚年所撰。这两本书都适合她这种脉学初学者学习。不过,这两本书都是简体印刷版,不能直接拿出来,怎么办呢?这难不倒她。宋子苒先把这两本背得滚瓜烂熟,然后拉着她三哥或者五叔,她背一句,他们写一句。不到三天,就把两本书给“默写”出来。这日,青玄神医正揪着胡子,思考今日教弟子什么呢。就见小徒儿乐颠颠儿地捧着两本书进来了,献宝似的摊在他面前。他鼻子动了动,闻到书上的墨香,抬了抬眼皮,看向小徒儿问道:“怎么?你把前几日师父教你的,都记录下来了?这个习惯不错,再好的记性也总有忘记的时候,默写下来,可以时时温习。只不过,你的字……能看不?”“师父,你一天不揭我老底儿,吃饭不香是不是?你这么说,我可把这宝贝收起来了!”宋子苒鼓起小脸,作势要拿走医书。宝贝?青玄神医目光扫了一下两本书的封皮,立刻坐直了身子,眼睛睁圆了看向徒儿手中的书,惊疑地道:“《脉经》?真的假的?这本书不是失传了吗?你从哪得到的?不会是假的吧?”他的视线只盯着《脉学》,对《濒湖脉学》只淡淡扫了一眼。宋子苒猜测这时代李时珍这个医学巨匠还没出现,自然就没有《濒湖脉学》了。不过没关系,师父看了以后,肯定就知道这本书的价值了。宋子苒嘟起小嘴,气鼓鼓地道:“不告诉你,也不给你看!坏师父,说我字不好看。也不想想我才几岁!”青玄神医的视线,跟着《脉经》来回转动,好像书上有磁石,眼珠子被吸住了似的。他心痒难耐,迫切地想知道这本《脉经》到底是不是真的。听到徒儿的抱怨,他赶紧哄道:“对,对,对!小福丫你平时表现得太优秀了,常常让师父忘记你还不到五岁呢!一般的孩子,这个年纪连字都没认全呢,我们小福丫已经能熟背各种医书,还会写那么多的字,是个小天才呢……宝贝徒儿,你手上的书给师父看看,行吗?”“好吧,我最大度了!师父想看就看吧!”宋子苒见他心情迫切,便不再逗他,把两本书送到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