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南宋有仙 > 第八十三章 逆流而上(求月票、
孔崇君明白,自己刚才的话确实有些失态。
他尴尬地捋着胡须,发出几声干笑,又吩咐孔家的晚辈们原地待命,自己则转身走向另一侧,装作去找吕文焕商议要事。
此时,陈宜中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与只带了二三十位胎息的其他几家相比,孔家这边竟然浩浩荡荡地来了一百多名修士。
陈宜中冷哼道:
“这架势,简直是摆明了要震慑谁似的。”
端明殿学士吴长因看到这一幕,不禁摇头叹息。
他低声对陈宜中说:
“看来我们这位衍圣公,是担心王璟山一到场,就会当众对他不利。”
陈宜中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疑惑道:
“我听说剑仙在成都的时候,行事一向光明磊落。他怎么可能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孔老先生不利呢?”
吴长因轻轻摇头,分析道:
“话虽如此,然王璟山终归年轻,涉世不深。他们总爱认为,只需快意恩仇,便能解决所有问题。”
陈宜中沉思了片刻,眉头紧锁道:
“可太后已经在内朝议事上,明确支持孔家了……剑仙也收下了刘家那三个替死鬼。这种情况下,孔老先生又去找峰岳大人求保,岂不是画蛇添足?”
就在这时,程样端着一杯茶水悠哉悠哉地走了过来。
那茶水看似普通,却散发着一股难以言明的清香,让人不禁好奇这茶水究竟是从何处弄来的。
于是,陈宜中好奇问道:
“你这茶——”
程样轻轻地扫了陈宜中一眼,语气带着几分呛人的意味:
“事关身家性命,家族荣辱,孔崇君纵使小题大做,又有何过?”
话一出口,陈宜中的老脸顿时如调色盘一般,变幻莫测,精彩至极。
不远处的地方修士们,虽然没有直接听到他们的对话,但却通过各种方式——或是唇语解读,或是手势比划,或是笔墨传书——纷纷议论起前方大人们的交谈内容。
“瞧啊,瞧那尚书大人,真是如血燃泪傀般易爆。”
有人无声议论,“方才还与吕大人争执不休,此刻又找上了陈大人,这是要大闹一场啊。”
“哼,你们知道什么?”
另一人似乎对尚书大人的过往颇为了解,不屑地反驳道,
“尚书大人可是黄山名景丞相——程元凤的长孙,家族素以忠诚正直著称于世。他的眼里,岂能容得下尔等这些二臣修士的苟且之事?”
“你!”
“哦?这么说来,尚书大人还是个有故事的人物?”有人好奇地追问。
“那可不?就说那崖山海战之后吧,仙法降世的消息还未传开,尚书大人便已经率先募兵,顶着被围剿的危险,从江南一路赶去琼州支援。这等气魄和忠诚,岂是吕大人陈大人能比的?”
“原来如此,难怪他看不上我们这些二臣修士。”
另有人以手语质疑道,“吕文焕确实投降过蒙元,但陈大人并没有啊?”
“哼,陈宜中虽然没有投降,但他见大宋不敌蒙古,便直接抛弃了朝廷,远遁到南边的占城去了。”
另一人冷笑道,“这等行径,与逃兵何异?尚书大人自然也是看不上眼的。”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理解,“这逃兵与降兵,在尚书大人眼里,恐怕都是一样的不堪吧。”
突然间,一道响亮的声音划破了周围的宁静,竟毫无遮掩:
“老夫与吕大人一样,确曾身为二臣。”
声音的主人,留梦炎,带领留家众修士出现在众人身后。
“但你们这些后生晚辈,真的以为程尚书就是什么无可挑剔、光明磊落的圣人吗?”
随着留梦炎的赫然现身,原本窃窃私语的地方修士们,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鸡,瞬间噤声,一个个低垂着头颅,连大气都不敢喘。
留梦炎目光如炬,扫视了一圈后,最终定格在最前方的几道身影上。
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缓缓开口:
“程尚书此刻手中把玩的茶水,名作‘颐气毛峰’。这是自灵稻之后,仙朝倾尽心血培育出的第二种灵植,产量稀少。除了官家和太后,按理说,可不该有第三人能如此惬意地品尝啊……”
说到此处,他故意顿了顿,目光在众人脸上掠过,似乎在欣赏他们脸上的惊愕表情。
接着,他缓缓道:
“户部尚书,掌财政收支、编制预算……呵呵,好大的权力啊。”
这番话一出,原本就鸦雀无声的地方修士们更是噤若寒蝉,心中虽然翻江倒海,却愣是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留梦炎似乎很满意这种效果,他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中透出一股沧桑与智慧:
“老夫并非要诋毁程尚书的名誉,只是希望你们这些年轻人能够明白一个道理——这世间万物,并非黑白分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选择,而这些选择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无奈。”
然而,这番话听在在场大部分人的耳中,却只觉得留梦炎这个奸贼,是在为自己昔年降元开脱罪责、混淆视听。
他们心中虽暗骂不已,表面上却仍不敢有丝毫表露。
三十步开外的前方,程样、陈宜中以及吴长因三人,似乎完全沉浸在交谈之中,对外界的纷扰置若罔闻。
程样轻描淡写地合上手中的茶杯,顺势将其收入宽大的袖袍之内。
随即,他把目光转向吴长因的身后,略带探寻地问道:
“吴大人,今日怎未见令公子的身影?”
程样问的是吴家麒麟儿,此界第四位胎息九层修士,吴砚歌。
吴长因淡然回应道,“歌儿被官家召去对岸伴驾了,不在此处。”
“哦。”
程样心中飞快地盘算着:
“伴驾?莫非是那吴砚歌亲自去求见官家,想要在此地与王璟山一较高下,领教那传说中的天上御剑诀?”
程样的思绪如电,很快便猜测到了吴砚歌可能的意图。
‘割地换法的提案,当初之所以能在内朝议事中通过,显然是官家与吴砚歌,皆渴望通过剑道突破至练气境。为了嫡孙的道途,吴长因不惜拉着我与陈宜中,在内朝议事上来回游说……’
‘后来,官家声称,冯忠全此次南下突然变卦,用那血燃泪的邪法屠杀川陕军民,幸而被王璟山和火速西进的荆湖军挫败……但殿前司及时赶到,封锁了割地换法的内情。’
‘可惜啊,成都几乎付之一炬,那剑法却依旧没有到手。’
‘吴砚歌,只怕不会轻易相信这个说辞。’
程样眉头紧蹙,正欲探询吴家对于“割地换法”破裂一事的态度时——
对岸四万多名修士的动作,打断了他的思绪。
但见他们由内至外,一批接一批地站起身来,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江水东段,即钱塘江下游。
更有不少人施展云泥同路,乘着云雾升至半空,眺望杭州湾。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程样微微一愣,但随即便明白了过来。
“王璟山到了。”
顿时,程样与吴长因、陈宜中张开明目诀,转身面向东方。
与此同时,留家的诸位修士,以及先前离去的孔崇君和吕文焕,也重新回到了人群的最前沿。
他们或神情凝重,或眉头紧锁,或眼中闪烁着莫名的意味,但无一例外都将目光投向了下游。
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五艘客船缓缓驶入南宋修士们的视野。
它们借助风力扬帆而上,崭新且洁白的帆面,在江风中猎猎作响,宛如五只巨大的白鸟展翅翱翔。
随着客船的不断靠近,不少修士的心情也愈发紧张起来,似乎预感到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即将来临。
终于,崖山派再次动了。
在众人瞩目之中,一位中年男子和一位老者挺身而出。
中年男子长发松散,短须飘飘,仅以一条花青色缎带在尾部虚系,透出一股不羁之气。
而老者则身穿白色道袍,鹰钩鼻显得分外突兀,眼底略有发黑。
士修们隔江望见,两人领着五千名崖山修士临江而立,气势如虹。